組員個人照

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

澎湖潮間帶~踏浪活動 --劉子萱

踏浪活動



所謂的踏浪其實就是潮間帶活動,澎湖居民利用退潮後裸露出的廣闊潮間帶做為謀生的場所,從事撿拾螺貝、抓魚、抓螃蟹等等經濟活動,賺點外快。在以前這是澎湖許多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,現在即使是澎湖人本身,不少人也早已將潮間帶活動視為純粹運動、休閒的活動。
潮間帶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,包括各式海參、各種螺貝、螃蟹蝦魚、以及各類軟珊瑚跟硬珊瑚,以上都是澎湖潮間帶基本的生態內容,所以在澎湖從事潮間帶活動(就是遊客口中的踏浪),主要目的就是觀賞認識這些潮間帶活動。所以遊客是否選擇踏浪活動,請先瞭解自己對於海洋生物是否有認識的興趣,勿被「踏浪」這商業性的廣告詞彙所迷惑!


時間選擇:
許多潮間帶生物是不可食用的,所以站友們勿隨意傷害捕撈這些海生物,讓它們回歸到海洋的生態體系中
踏浪必須在乾潮前後一個小時進行,且注意潮汐變化(參考澎湖潮汐表使用方法)
每月農曆初一、十五前後3日是潮差最大的日子,最適宜踏浪。

裝備:
帶寬邊遮陽帽
穿著防水防滑的鞋子
穿著長袖上衣防曬
穿著短褲利於行動
注意其他防曬事項(參考如何避免被曬傷)
自備飲用水


安全:
參加有業者帶領的踏浪活動,嚴禁脫隊去自強活動
由澎湖當地熟悉海域的人士帶領
若於退潮時自行步下潮間帶玩耍,請務必於距離海岸50公尺內的區域活動,並勿踏入海水覆蓋無法見底的區域。
漲潮速度非常地快,若發現潮水明顯上漲,請盡速回到岸邊,以免發生危險。
各碼頭的出海航道皆有挖深,並在航道兩旁插上旗竿作為標誌。若站友到碼頭附近潮間帶踏浪,請記得別靠近這些旗竿,以免踩空掉入深水中。


疼惜我們的島:
澎湖海域的潮間帶大多布滿珊瑚跟各式海生物,其中尤其以珊瑚最為脆弱,站友們參加潮間帶活動時,請疼惜我們的島嶼,讓海資源留給後代子孫,對於珊瑚盡量以觀賞代替觸摸,更勿直接踩踏珊瑚,往往你的一腳就毀掉了萬年的珊瑚礁。對於其他無法食用的海生物,也盡量以觀賞代替把玩,除非是業者自行放養,或打算捕撈回去加菜的海生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